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Higher Institute of Cuisine

专栏: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 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刘民坤;刘晓怡;

    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农业、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被赋予了引领乡村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使命。农文旅深度融合不仅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研究基于国家政策导向与乡村社会现实,首先对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文化传承、产业融合、改善乡村环境和乡村高质量发展四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发现还存在融合规划不足、融合方式不当、融合发展不平衡和融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编制融合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融合乡土文化、搭建人才引培机制等实践路径。

    2025年06期 No.181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红经济赋能四川乡村文旅振兴的发展路径探析

    鲁力;文茜;丁玲;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研究聚焦网红经济如何赋能四川乡村文旅振兴的核心问题。面对乡村文旅普遍存在的知名度不足、产品同质化及效益转化低等挑战,文章系统梳理四川省五大经济片区(成都平原、川西北、川南、川东北、攀西)的文旅资源禀赋特征与开发现状,深入剖析网红经济通过流量聚合与品牌塑造、场景体验与内容创新、社群聚合与精准营销、产业联动与价值延伸四大核心机制驱动乡村文旅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多主体(政府、市场、社区)协同对策与分区施策的发展路径,为四川省在数字经济时代破解乡村文旅发展困境、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并为其他地区网红经济推动乡村文旅振兴提供相关参考。

    2025年06期 No.181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族特色村赛旅游吸引力的生成机制研究——以贵州“村BA”为例

    王超;吴荣荣;

    民族特色村赛是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群众性文体赛事,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民族特色村赛由村民广泛参与,可促进乡村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当前,以“村BA”为典型代表的民族特色村赛火爆出圈,其形成的旅游吸引力已成功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及产业振兴,但对于民族特色村赛旅游吸引力的生成机制尚未进行深入探索。因此,文章以贵州“村BA”为例,基于共生理论对民族村赛旅游吸引力的生成机制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发现:(1)民族特色村赛旅游是依托先天资源禀赋并结合后天多维赋能而产生的“新消费”场景;(2)民族特色村赛旅游中当地政府、村民、游客和涉旅企业四个共生单元的相互作用会形成强劲旅游吸引力;(3)民族特色村赛旅游吸引力会反作用于“村赛”旅游发展,最终与赛事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5年06期 No.181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脉的守护与新生:岭南乡村文化传承模式研究——基于肇庆封开县扶学村、西村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易婷婷;马烨培;林紫韵;

    在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双重冲击下,乡村传统文化传承面临严峻挑战,而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研究以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扶学村、西村为案例地,采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法,结合扎根理论和编码分析,归纳出乡村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系统的四维结构:口头叙事(内化方式)、景观(外在表现)、节日(时间标识)和仪式(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通过跨案例比较分析,提出两种乡村传统文化传承模式:一是“外援式”,其核心特征为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土地政策调控与产业规划实现文化空间重构,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较为被动,文化活动的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二是“内源式”,其通过构建“村民主体—资本驱动—政府规制”多元主体结构,以产业发展与社区治理为依托,实现文化传承的自主性与可持续性。研究通过对比两种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06期 No.181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饮食文化

  • 烹饪器具演变对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

    董立桂;

    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烹饪器具的演变历程深刻映照着人类社会变迁。每一种材质的炊具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技术水平、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如陶器的出现,使得煮、焖、炖等烹饪方法得以成熟,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品来源;青铜炊器则将烹饪技艺推向新高度,其精美的造型和复杂的制作工艺,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铁制炊具的普及,更是推动了烹饪技艺的大众化发展,使普通民众享受到丰富的饮食体验。每一次烹饪方式的变革都与器具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些器具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如制作工艺中的审美观念、装饰图案中的象征意义、使用方式中的礼仪规范等,为探究饮食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素材和独特视角。

    2025年06期 No.181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餐饮管理

  • 酒店一线员工角色压力对越轨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

    伍蕾;裴燕;

    数字化转型正重塑酒店业的竞争格局,在这场变革中,一线员工往往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当一线员工难以适应数字化带来的新角色要求时,可能会表现出消极怠工、违反规定等越轨行为。研究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角色压力与员工越轨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展开探究,基于角色理论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研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来揭示各变量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角色压力对酒店一线员工越轨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且工作活力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家庭支持不仅调节了角色压力与越轨行为及工作活力之间的关系,还对工作活力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这些发现为酒店管理者制定员工行为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06期 No.181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新擦亮星级饭店招牌:基于PDCA理论的饭店标准化管理优化研究

    穆思彤;邱海莲;张琬竺;李明龙;

    星级评定是饭店业标准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在中国饭店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饭店评星整体积极性降低,星级饭店整体规模不断呈现下降趋势,这反映出传统星级评定体系与市场需求的深层矛盾。中国的星级评定制度何去何从是困扰饭店行业监管以及饭店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PDCA理论,通过访谈编码,探究饭店标准化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现行星级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因硬件导向过重、实施监督僵化、消费者认知模糊及OTA平台冲击等问题,导致其市场调控效能弱化。为此,研究使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动态循环模型,并创新性地将动态管理理论引入饭店标准化建设领域,提出标准化管理优化策略,为行业监管机制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实践方向。

    2025年06期 No.181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旅游理论

  • 全域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进路——以海南省民族地区为例

    曾书清;

    以全域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民族地区协同推进新时代旅游工作与民族工作,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方故事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海南省民族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的剖析表明,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加快旅游强国建设的新时期,民族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民族地区谋划部署全域旅游,必须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导向,加强对地方旅游事业的整体规划,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培育凸显地方特色优势的旅游产业综合体,从而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地区旅游领域党的民族工作提供实践支撑。

    2025年06期 No.181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机制及路径研究

    李凯;黄江林;郭荣娟;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探究体育非遗与旅游业两者关联以及体育非遗旅游活化的动力机制和路径,研究表明,体育非遗与旅游业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体现出“以旅活遗、以遗塑旅”理念,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即政策引导为牵引力、人才传承为支撑力、消费需求为导向力、科技应用为推动力、基因赋能为内生力,共同构成体育非遗旅游活化动力机制。由此提出健全多方位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供给体系,打造多渠道宣传体系,激发旅游活化内生动力等建议。

    2025年06期 No.181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游戏赋能旅游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对玩家的数据调研

    姚丹;韩宜辰;

    数字游戏中的旅游目的地元素可以成为推广旅游目的地、提高玩家兴趣和访问意愿的有效途径,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展现出巨大的传播潜力,吸引着本属于游戏行业的玩家游客。研究以《黑神话:悟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玩家对游戏中现实取景地的认知和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对《黑神话:悟空》中现实取景地的整体认可度较高,且对现实旅游目的地表现出浓厚的访问兴趣。随着数字游戏引发的旅游逐渐成为新兴的旅游业形式,研究人员和行业专业人士应更好地探索数字游戏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以利用这一潜力实现互利共赢。

    2025年06期 No.181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博物馆文化交融主题旅游空间叙事:要素、路径与障碍——以内蒙古博物院旧馆为例

    焦伊帆;宋河有;

    旅游空间叙事是一种在有限空间内突破线性时间局限并借助必要物理要素进行叙事的实践方式。博物馆文化交融主题旅游空间通过空间叙事不断传播地域文化内涵并加深游客体验。内蒙古博物院旧馆的“交融汇聚”展厅作为典型的文化交融主题旅游空间,借助叙事主题、逻辑线索和时间脉络三个叙事要素构建了多层次旅游空间叙事体系,但仍面临叙事空间分区模糊、叙事场景逻辑局部断裂、叙事信息单向化输出等障碍。可通过优化博物馆空间结构与引导系统,夯实博物馆跨场景及跨单元叙事逻辑连贯性,创新博物馆互动叙事机制等方式强化旅游空间的文化阐释效能,深化游客的文化旅游体验。

    2025年06期 No.181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意愿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冉杰;廉风坪;

    为探究城市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意愿的核心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以成都市32位中心城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与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开放性、主轴性、选择性编码及饱和度检验,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城市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意愿受个人、家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个主范畴及15个子范畴驱动:个人因素为内生核心,家庭因素提供可行性支撑,自然环境构成吸引力基础,社会环境形成保障底线。据此,从需求适配、家庭引导、环境优化、政策扶持等维度提出提升策略,为破解老龄化与乡村振兴协同难题、推动乡村旅居养老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2025年06期 No.181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餐旅教育

  • 从“契约约束”到“价值内化”:旅游类定向生职业认同的三维建构研究

    王炼;王汝辉;高晨曦;

    研究以四川省30名旅游管理定向生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契约约束—价值内化—职业认同”动态模型,揭示旅游类定向生职业认同三维建构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制度与家庭经济构成职业选择的初始约束,价值内化依赖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文化浸润三重驱动,推动职业认同从“工具性认知”向“社会性认同”跃迁,认知、情感与行为认同形成“政策理解—归属感生成—主动贡献”的闭环互动。研究提出“政策弹性化—教育场景化—文化赋能化”协同路径:短期内完善荣誉激励与弹性服务期制度,长期构建“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文化传承”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2025年06期 No.181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编委风采之万建中

    <正>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艺学专业硕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业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学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故事组组长等职。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期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研究,近年致力于口头叙事文学、中国民俗史、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理论方向的研究。

    2025年06期 No.18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征稿及征订启事

    <正>四川旅游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四川旅游学院学报》为双月刊,一年6期,印制精美,主要开设饮食文化、餐饮管理、新兴旅游、西部旅游、旅游理论等栏目。新的一年,《四川旅游学院学报》将在继续保持原有餐饮类特色栏目的同时,加强对旅游栏目的建设。欢迎广大学者、专家关注和投稿,本刊对重点稿件,实行优稿优酬。

    2025年06期 No.181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